7月12日,艺术设计学院“河洛新E青年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一行9人前往洛阳市伊滨区康庄社区“瓷木坊”非遗传习工作室,探访了洛阳木制烙画传承人高滨滨老师,学习并了解木制烙画的制作工艺。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火针刺绣” ,木制烙画利用烙铁产生的高温,在木板等材料上烙出痕迹,通过控温、力度、轻重、缓急等绘制技巧制成的特别画种,2021年,木质烙画被列入伊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制烙画技艺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实践团成员在探访和发现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了文化传承的不易,也折服于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共鸣。

高滨滨老师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了烙画笔的使用技巧与烙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实践团成员在高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烙画制作,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细致的匠心精神和对传统工艺的热情与坚守。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拍摄了木质烙画技艺的制作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烙画,提高烙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与知名度,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附件:洛理人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9AxdlQ5bp6fDFizhROP0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