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乐投在线艺术设计学院“河洛新E青年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一行9人前往洛阳市老城区探访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宋氏面塑第四代传承人,“河洛工匠”宋展克老师。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拍摄了面塑技艺的具体制作流程,了解了宋氏面塑的发展历史。

面塑,是一种以面粉、糯米粉、蜂蜜等为主要原料,之后手艺人通过揉、捏、搓、按等手法以及点、切、刻、挑等技法,形成各种人物、动物或植物形象的传统艺术,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餶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写的就是面塑这一民俗艺术。


图为宋展克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宋式面塑的历史



图为宋展克老师创作的面塑作品

图为宋展克老师在为关公面塑上色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宋氏面塑的制作过程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美绝伦,也深切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坚守的工匠精神。团队成员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用短视频的形式把河洛非遗项目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诠释和传播,帮助公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附件:洛理人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B_iCtLcGpjmI3TMvEu6d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