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
重燃心灵明灯,照亮多彩人生
-帮助存在心理问题新生融入大学生活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晗旖
大学新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可塑性极强,同时又是走向社会最关键的转折时期,如何引导新生快速适应大学新生活变得十分重要。
案例内容简介
韩某,女,20岁,2015级经济信息管理专业2班学生,该生自入校以来,经常独来独往,性格内向,不与任何同学交流。与班委或老师谈话时,经常莫名痛哭不止。经过深入了解,韩某在心理健康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案例分析处理
1.分析原因,深入了解。
每个学生在入学之前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的成长经历都会造就不同性格的人。步入新校园后,每个新生都在尝试融入他人的生活,适应新的生活。但有一部分新生因为之前家庭环境的影响,内向的性格使得一部分新生无法转换
通过其同宿舍及班级同学了解到,该生极度内向,不喜与人交往,经常在与家人通过电话时,发生激烈争吵,通话结束后,开始埋头痛哭,他人想要关心,但其十分抗拒他人的亲近。长久以往,大家不再去主动关心,甚至于见到她会感到有些恐惧。了解到以上情况后,我重新查看了她的资料,通过比对发现,该生是荥阳市的一个单亲家庭,初中时期父母离异后,母亲因周边亲戚邻居的言语攻击,认为该生是其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其肆意打骂,侮辱,后将她托付给了长辈进行抚养,直到大学录取前才将她接回家中,长时间的寄人篱下,使得该生与家人形成了畸形的不良关系。在确定了以上情况后,我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了解到,由于长期寄人篱下,且经受了不公平待遇,该生一直对身边的人抱有警惕,仇恨,甚至于敌对心理。再家里的长辈去世后,该生的想法更为偏激,逐渐自暴自弃。本身内向的孩子,自此更不爱说话。因此当她步入一个新的环境,已经不知该如何融入其中了。
找出亮点,逐步引导。
在了解到以上情况后,我开始暗中观察她的学习、生活,发现她非常渴望有一个真心朋友能够一起分享,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时学习十分用功,但因无人帮助指导,收效甚微,属于后进生,这些信息为之后的工作做好了铺垫。
解决问题、初见成效。
第一次沟通:第一次沟通极为重要,首先需要降低她对他人的警惕及仇视心理,同时还需要注意不能触及该生的忌讳。同时需要引导其认识到,家人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对她的伤害了,为什么不能试着让她重新敞开心扉,试着与家人再次面对面沟通。同其谈话后,该生回去后,与家人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打了一通电话,虽然通话中并没有太多言语,但已放下了一部分怨恨。
第二次沟通:第二次沟通在其与家人的关系有所缓和后进行的,这次邀请了同班的学习委员等人,以“为建设良好班风”为题目,让她参与到班级的讨论中,主动引导她提出自己的意见,肯定其想法的独到之处。通过这次活动,班级的其他学生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而该生在结束后与我的聊天中表示第一次体会到了同学之间聊天的愉快。
第三次沟通:通过前两次沟通的铺垫,隔了一段时间后,了解到韩某在这期间会主动尝试着与同宿舍的同学聊天,见到班委也不再因为害怕而拒绝交流了。再一次与家人联系时,劝说家人放下对该生的偏见的基础上,尝试与她一起面对家庭的困难,让其了解父母的难处。而家人不能把孩子当作累赘放在一处,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学生会极度缺少安全感。同时要尝试与孩子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孩子一起重建正常的人际关系。
案例解决的思路及建议
了解并帮助学生分析当前问题,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法指导。因长期的家庭暴力,导致学生有自卑的情况时,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因缺乏安全感和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常会出现如自暴自弃等较为极端的行为。这时,作为辅导员,辅导员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如找一个较为清静、不受打扰的地方与学生进行较深层次的沟通。只有切实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才能采取更好的措施。辅导员在与学生的聊天中,将现有的问题一一分解成各个阶段的小问题,鼓励在不同的阶段将问题一一解决。
积极正确地联合同学和家长的力量。在处理学生情况的过程中,辅导员没有回避与家长的沟通。劝导家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做好学生的工作,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适时向家长反映情况。在以上案例中,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在解决学生的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心理遭受到一定挫折时,最亲近的家人朋友能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这对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和勇气。
辅导员工作思考
辅导员的工作应具备四心“有耐心、爱心,细心、关心”。当问题出现时不能单只靠自己的力量,还要利用家长、班干和其他同学的力量,一起努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要采取平等的方式,积极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飞速增长的同时,西方的雅俗文化也随之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高职院校日益增多,学生数量更是大幅增长。这就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将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将遭遇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当今高校改革,注重学业调整,结构优化的同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如何使大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充满自信,对困难挫折不畏退缩,也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